电镀加工量与产生的废水量及废渣量之关系

日期: 2024-04-14 18:06:03|浏览: 40|编号: 4858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电镀加工量与产生的废水量及废渣量之关系

1、电镀加工量与废水废渣产生量的关系王克和(大连表面工程协会,辽宁大连)电镀加工量与废水废渣产生量有直接关系电镀过程中产生。 但由于电镀工艺零件千差万别,电镀工艺和污水处理方法也不同。 准确地获得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非常困难的。 提出了一些计算思路和方法以及实际验证结果。 电镀加工量; 废水量; 废渣量。 中国分类号:废渣的产生量对于电镀污染物的控制和处理非常有利。但是,由于电镀工件的尺寸和形状多种多样; 电镀工艺、流程、零件清洗方法、污水处理方法、添加化学品、污泥脱水方法等都不同。

2. 相同,因此很难准确推导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现有文献中这方面的报道较少。 为了进一步完善电镀污水和废渣的管理,促进企业走清洁生产之路,本文根据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国家标准等文献,分析了电镀污水和废渣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电镀加工的废水、废渣产生量。 就双方关系进行初步讨论。 1、电镀加工量:电镀厂和点对点电镀(包括其他表面处理)的加工量一般是根据电镀面积或镀件质量来计算的。 面积的单位是dm2或m2,质量的单位是kg或t。 电镀区域就是计费区域、工作量统计区域,也可以称为电镀作业时计算电流的区域。 不等于电镀件的实际表面积。 由于电镀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同,镀层一般只能电镀在电镀件的外表面、端面和部分内表面。所以电镀面积实际上是

3、是电镀件的表面积乘以大于1的系数,根据统计规则取1.5。 对于大批量比较大的结构件,计算面积不方便,而对于大型电镀件,很容易找到质量与面积的关系,因此此类电镀件是按质量计费的。 例如,大连托盘、周转箱等大量中型镀锌电镀件的质量与面积关系设定为2dm2/kg。 对于小型电镀零件,质量与面积的关系更为复杂。 一般来说,同等质量的电镀件,厚度越薄,相应的面积就越大。 2 电镀液带出量 2.1 计算方法 电镀液带出量取决于溶液的性质(如溶液的粘度)、生产方式(自动线和手动线)、电镀液的停留时间等。电镀槽上的电镀件、挂架设计的合理性和电镀件的形状等因素有关。 电镀件的形状千差万别,带出的电镀液量也不同。平面电镀件相对于电镀件带出的溶液量有所不同。

4. 最少的; 有内腔的电镀件,特别是有盲孔的件,最能解决问题。 电镀液带出量的计算方法有3种:一是根据电镀清洁生产工序1的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定量指标)计算; 二是按照《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HJ/T314-2006)2计算,依据表1数据计算; 三是根据大连市电镀行业20家企业2006年清洁生产审核物料平衡表实测数据计算。 (这里带出的镀液量是指直接从镀槽中带出的电镀件的量)。 根据这三种不同方法计算出的电镀液用量差距较大,数据分散。 因此,按照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HJ/T314-2006)表1的数据进行计算较为合适。 2.2 电镀液带出量的计算 2.2.1 指标要求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H

5、J/T314-2006)对电镀行业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水平给出了三级技术指标:一级指标代表清洁生产的国际先进水平; 二级指标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指标代表国内清洁生产水平。 基本生产水平。 该指标的要求中包括电镀工艺选择的合理性、电镀设备的节能要求和节水装置(整流电源、风机、加热设施等)、清洗方式、机架和立杆、设备防漏电等。对污水系统的防腐、防渗措施以及涂层金属原材料的综合利用率等方面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例如:在电镀工艺选择的合理性方面,第一、第二级指标为:结合产品质量要求,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第三级指标为:淘汰高污染工艺。第一、二、三级清洗方式的指标要求为:根据工艺选择浸出、喷洗、多级逆流漂洗。

6.并采用回收或罐侧处理方式,无需单罐清洗。 按二级指标最大值计算出电镀液用量,见表1。根据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HJ/T314-2006),1m2镀层新鲜水用量为0.3t 。 2.2.2 镀液带出量按表1指标计算,若污水不处理且全部达标,则总排水量为: 总排水量C=镀液带出量A /排放标准 B (1) 如果以淡水为基础 如果根据淡水使用量来确定排水量,则排水中的电镀液量为: 排水中的电镀液量 E = 基于淡水的排水量新鲜水用量 D 排放标准 B (2) 计算结果见表 2。 2.2.3 说明 1) 电镀厂、点排水 污水不是含有单一污染物的污水,而是综合污水,因此计算排水量时,应计算生产量最大的电镀类型和排水量最大的工艺。如果工厂有大量镀锌、少量镀铬、镀镍生产线,则应计算被镀锌

7、在产量的基础上,镀铬、镀镍的产量无需计算。 2)计算镀锌排水量时,应考虑镀锌生产过程中存在镀锌和钝化工序。 两种涂层1m2排水量:镀锌0.16t,钝化0.26,t取镀锌钝化。 0.26t来计算。 3)以上数据按二级指标,即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计算。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数据就会变得更大。 4)从表2可以看出,镀锌、钝化工艺C值小于D,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用水量,污水无需处理即可达标排放; 而其他工艺的C值大于D,则AE=F,F为待处理溶液量,也是计算产生废渣的基础。 3 根据镀液带出量计算污泥产生量 3.1 指标要求 根据表2各镀种带出镀液量和排水水中含镀液量的计算结果,即可求出待处理的镀液量,进而求得泥浆产生的渣量。

8、各镀种需处理的镀液量见表3。 3.2 单位电镀面积产生的废渣、废水量。 由于含铜废渣以氢氧化铜的形式存在,因此将表3中1.8g/m2的铜转化为氢氧化铜。 为2.76克/平方米。 因此,每1m2镀铜件将产生无水氢氧化铜废渣2.76g,含铜废水0.3t标准。 含镍废渣以氢氧化镍的形式存在。 将表3中的0.33g换算成0.52g氢氧化镍。 因此,每1m2镀镍件将产生0.52g无水氢氧化镍废渣和0.27t标准含镍废水。 含铬废渣以氢氧化铬的形式存在。 将表3中的3.78g铬换算成7.49g氢氧化铬。 因此,每1m2镀铬件将产生无水氢氧化铬废渣7.49g,标准含铬废水0.24t。 需要注意的是,处理含Cr()的电镀废水时,首先必须添加还原剂以还原Cr()

9. () 简化为 Cr()。 若采用亚硫酸氢钠作为还原剂,虽然投入量较大,为Cr()的4倍,但反应产物易溶于水,不增加废渣量。 如果用铁粉或电解(铁板)法还原Cr(),废渣量会增加氢氧化铁的质量。 另外,提高pH值时,使用氢氧化钠不会增加废渣量,但使用石灰石会提高废渣质量。 因此,废渣的质量需要考虑还原剂和pH调节剂的影响。 4 基于金属利用率的污泥产生量计算 4.1 指标要求 电镀过程中,金属的资源利用率为形成金属镀层的部分,其余部分视为含金属废渣。 根据这一原则,根据《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HJ/T314-2006)表1中的资源利用数据,根据二级指标计算污泥产生量。 资源利用率()数据如表4所示。因此,污泥产量可按下式计算

10. 数量。 m1=V=A(1)m=m1/(2)m2=m(1-)=S(1-)/(3) 式中:m1-金属镀层质量,g; m——金属总质量,g; m2——金属污泥的质量,g; V——金属镀层体积,cm3; A——金属镀层面积,m2; 金属镀层厚度,m; 金属的质量密度,g/cm3; 金属资源利用率。 4.2单位电镀面积产生的废渣和废水量可由式3和表4数据计算得出,可见每1m2镀锌件产生含锌废渣14.34g。 由于含锌废渣以氢氧化锌的形式存在,因此转化为氢氧化锌为21.8克。 因此,每1m2镀锌件将产生21.8g无水氢氧化锌废渣。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结果是在含锌废水完全处理后得到的。 事实上,废水中必定含有锌离子,因此实际废渣量要小于计算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

11、据了解,每1m2镀锌件会产生并排放含锌和Cr()的废水0.3t,其中0.6g为锌,折算成氢氧化锌为0.9g。 因此,每1m2镀锌件将产生无水氢氧化锌废渣20.9g和合格锌铬废水0.3t。 每1m2镀铜件产生含铜废渣22.35g。 由于含铜废渣以氢氧化铜的形式存在,因此转化的氢氧化铜为33.58g。 因此,每1m2镀铜件将产生33.58g无水氢氧化铜废渣和0.3t达标含铜废水。 每1m2镀镍件产生含镍废渣3.87g。 由于含镍废渣以氢氧化镍的形式存在,因此转化后的氢氧化镍为5.69g。 因此,每1m2镀镍件将产生5.69g无水氢氧化镍废渣和0.27t达标含镍废水。 每1m2镀铬件产生含铬废渣11.3g。由于含铬废渣

12、以氢氧化铬的形式存在,折算成氢氧化铬为22.15g。 因此,每1m2镀铬件将产生无水氢氧化铬废渣22.15g,标准含铬废水0.24t。 仍需考虑还原剂和pH调节剂对废渣产生量的影响。 5 讨论 表5列出了各种镀液产生的带出量、排水量和废渣量。 需要说明的是,表9所列废渣量为干渣量,实际废渣中含有大量水分。 大多数企业压滤机压出的滤饼含水率在70%~90%之间,废渣含水率一般设定为80%。 从表5可以看出,废渣的产生量根据镀液的带出量和金属利用率变化很大。 经企业实际运行数据验证,按金属利用率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因此,按金属利用率计算的含水率80%废渣产生结果如表6所示。 6 企业经营数据核查 1)一定

13、对于外商投资企业,按上述计算方法计算的理论排水量、排渣量与实际排水量的比较见表7、表8。实际总排水量大于理论计算值值,这可能是由于各公司清洁流程的差异造成的; 排渣量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处于同一数量级,且实际值大于理论值。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污泥实际含水率较高;二是污泥实际含水率较高。 二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添加过多的铁盐。 2)对于国内某企业,按上述计算方法计算出的理论排水量、排渣量与实际量的比较如表9所示。该企业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 进厂的产品大多是用电脑PROE软件绘制的,并自动计算面积,因此生产量比较准确。 该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先进、管理到位、处理效果好、成本低。 从表9可以看出,排水理论值与实际值处于同一数量级。 污水量较大65%,可能与公司认真做好污水处理工作有关; 而污泥量仅大了14%,说明计算方法与实际值不同。 比较接近。 如果加强污泥干化工作,污泥量是可以减少的。 由于该议题涉及的变量因素较多,其运作将涉及较强的政策含义。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文只是一个起点和解答问题的一些思路。 希望同行们批评指正。 参考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S》。2HJ/T314-2006《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S》铝阳极氧化设备/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