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铬废水处理芬顿氧化还原一体法

日期: 2024-05-06 20:02:47|浏览: 13|编号: 6485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含铬废水处理芬顿氧化还原一体法

申请日期2019.09.05

公开(公告)日期2019.12.10

IPC分类号C02F9/04; /22

概括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含铬废水的芬顿氧化还原一体化方法。 首先,向废水中添加酸溶液和亚铁离子,将废水中的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 向体系中加入少量二价钴离子,然后向体系中注入过氧化氢,引起反应。 最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碱溶液,使其中的金属离子充分沉淀,滤出沉淀物,得到净化水体。

索赔

1.一种处理含铬废水的芬顿氧化还原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芬顿氧化还原一体化方法为,

(1)向废水中添加酸和亚铁离子,充分反应,在将废水中的六价铬充分转化为三价铬的基础上,保证添加的酸过量;

(2)向步骤(1)得到的废水体系中加入二价钴离子并充分分散后,在搅拌下继续向其中注入过氧化氢,直至废水体系中的有机氧化物完全去除;

(3)向步骤(2)得到的废水系统中加入碱溶液,使其中的金属离子充分沉淀,过滤出所得沉淀物,得到纯化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芬顿氧化还原处理含铬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酸溶液为硫酸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芬顿氧化还原处理含铬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亚铁离子以硫酸亚铁的形式添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芬顿氧化还原一体化处理含铬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二价钴离子以硝酸钴的形式添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芬顿氧化还原处理含铬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

手动的

一种集成芬顿氧化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含铬废水的芬顿氧化还原一体化方法。

背景技术

铬是生物体和微生物所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之一。 但铬超过一定量会给人类和环境带来很大压力,造成严重危害。 一般认为,金属铬和二价铬无毒,三价铬毒性很大,六价铬化合物危害最大。 鉴于铬的危害性,世界各国都对铬的排放进行了严格限制。 国内铬排放标准为:六价铬离子浓度上限为0.5毫克/升,总铬含量不得超过1.5毫克/升。 镀铬废水除含有大量的六价铬外,还含有相当浓度的有机污染物(COD)。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含铬废水的一体化芬顿氧化还原方法。 主要的解决办法是:

(1)向废水中添加酸和亚铁离子,将废水中的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

6Fe2++-+14H+=6Fe3++2Cr3++7H2O

(在酸性环境中,六价铬以-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其中,加入的酸溶液过量,使废水系统始终保持酸性环境,可避免后续加入过氧化氢时三价铬离子重新氧化成六价铬,影响六价铬的去除效果;

(2)将过氧化氢注入反应后的废水系统中。 过氧化氢与反应体系中的三价铁离子和亚铁离子发生如下反应:

Fe3++H2O2=Fe2++2H++O2·

Fe3++RH=Fe2++H++R·(RH代表有机污染物分子)

Fe2++H2O2=Fe3++OH-+OH·

其中,前两个反应是将三价铁离子转化为二价铁离子,而Fe2++H2O2=Fe3++OH-+OH·是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OH·具有强氧化性。 性质,氧化电位高达2.73V,氧化能力在溶液中仅次于氟气。 普通试剂难以氧化的芳香族化合物和一些杂环化合物在它面前几乎会被氧化降解; 在此条件下,过氧化氢将三价铁离子转化为二价铁离子时产生的过氧自由基O2·氧化电位仅为1.3V左右,远不如OH·,基本无法有效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因此,它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COD主要起到去除和降解OH·的作用,

从上述反应式不难看出:还生成了一部分二价铁离子(为芬顿反应提供亚铁离子),Fe3++H2O2=Fe2++2H++O2·该反应需要消耗一部分过氧化氢,也就是说,加入的过氧化氢并不全部用于参与反应生成OH·,而是有相当一部分用于三价铁向二价铁的转化反应。 Fe3++RH=Fe2++H++R·不需要过氧化氢的参与,而是完全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完成三价铁离子向亚铁离子的转化。 因此,如果能尽量减少“Fe3++H2O2=Fe2++2H++O2·”反应的发生,主要通过“Fe3++RH=Fe2++H++R·”求得二价值如果有铁离子时,添加的双氧水可尽可能地用于生成OH·,从而节省双氧水的用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该方案中,在注入过氧化氢之前向系统中添加少量二价钴离子。 申请人发现,在该措施下,可以显着降低铁离子与过氧化氢之间的“Fe3++H2O2”。 =Fe2++2H++O2·”反应发生;

待系统内COD完全去除后,停止注入过氧化氢。

(3)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碱溶液,使其中的金属离子充分沉淀,滤出沉淀物,得到纯化水。 (发明人赵显辉;侯静宜;简杰;彭勇)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