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系统事件分类和业务流程 标准规范建设探索

日期: 2024-05-02 02:08:44|浏览: 15|编号: 6268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郑州市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系统事件分类和业务流程 标准规范建设探索

摘要:不少城市正在探索以网格为载体、信息网络为支撑的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社会管理的范围很广泛,办理的业务也很复杂。 本文结合郑州市近两年来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实践,介绍了业务分类的探索和业务流程标准规范的建设。 和经验。

关键词:社会管理网格化业务分类业务流程标准规范

以电网为载体、信息网络为支撑的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成为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 《关于问题的决定》提出,“以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各级各方面群众利益”。 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首创精准高效、网格化、全天候、全方位覆盖的数字城市管理新模式,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 近年来,许多城市开始积极探索和借鉴数字城市管理理念,将网格化管理模式拓展到整个社会管理范围。 通过制度创新和资源整合,探索出“网格化社会管理”新模式。 模型,如浙江省舟山市、上海闵行区、北京东城区、湖北省宜昌市、河南省郑州市等。

国内外信息化的实践经验证明,信息系统建设必须有标准和规范支撑,保证管理和技术的协调和促进,保证信息系统建设的整体效果,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建造。 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和标准建设方面,建设部于2017年发布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组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CJ/T 214-2007) 2007年,规范了全市“数字城管”信息。 它为体系建设和资源整合共享提供了指导,对城市管理组成部分和事件的定义和分类提供了详细规范。 其中,城市管理“组成部分()”定义为市公共管理区域内的各类设施,包括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等市级城市管理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 , ETC。 。 “事件”是指受人为或自然因素影响或破坏,需要专业城市管理部门处理并恢复正常的现象和行为,包括市容环境、宣传广告、建设等。 管理、紧急情况、街道秩序等

与城市管理相比,社会管理范围广泛、问题分类复杂、处置流程复杂、管理考核难度大; 在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目前缺乏统一的国家规范,不少城市的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实践中,借用并延续了“事件”一词。 赛事分级和流程规范属于顶层设计,但目前各地都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导致系统建设周期长,项目推广和管理难度大,投入使用后需要反复修改,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稳定性。 普遍性。

2012年2月,郑州市开始实施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实践探索,提出在全市范围内构建“以网格为载体、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促进行业融合联动。 责任,形成有效衔接、相互支撑的治理结构,实现政府职责特别是基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有效落实。 通过三级网格划分,人员下移,明确职责,加强部门整合; 通过搭建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建立问题联动解决机制。 郑州市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于2012年7月开始试运行。信息平台由全市统一规划建设。 逻辑上分为市、县(市、区)、乡(镇、办事处)、村(社区)四级。 连接全市各级政府和各级职能部门,通过专题网站()接受网友诉求,实现全域问题及时发现、有效处理、及时反馈的“大联动”城市。

2013年,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深化、规范、完善”网格化社会管理机制的总体要求。 2013年1月,《郑州市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管理规定》(试行)发布。 2014年4月,对《条例》进行修订; 2014年1月,印发《关于规范郑州市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事件信息分类的通知》(试行)。 这两份文件结合郑州市网格化社会管理的实际经验,参考相关行业标准,规范了信息平台的业务分类、业务流程和业务办理,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1. 活动规格

信息平台业务分为事件和网格日志。 网格日志是指各级网格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记录(网格日志不再分类,遵循业务流程)。

事件是指各级电网工作人员发现、报告的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信息,以及需要通过媒体曝光、群众投诉、明察暗访等渠道解决的问题信息。

(一)活动要素

表1-1 事件元素列表

(2) 事件分类

由于网格化社会管理是郑州市一项新的创新工作,而且时间紧、任务重,我在事件分类上遇到了命名、分类不规范的情况。 工作中随意添加分类,经常需要修改代码。 目前来看,分类和流程都比较规范、科学,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根据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政府的四大职能是:完善经济调控、严格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 ,更加注重公共服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强化中央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强化中央宏观调控责任和能力。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决定》新增“环境保护”范畴,强化政府环境保护责任。

经济调控职能主要集中在国家和省两级,因此地市级及以下社会管理事件的基本分类可分为: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 同时,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城市管理(市容)和应急管理是重要的日常工作。 基层党群工作与政府工作密不可分。 除阶段性重点任务外,一级分类事件新增了城市管理、突发公共事件、党群工作等四类阶段性重点任务。

事件分为三级,其中一级分类7个,二级分类45个(阶段性重点任务二级分类根据工作实际变化),部分事件增加到三级分类。 事件分类见表1-2。表1-2 事件分类列表

(3)事件编码

1. 网格编码

网格代码由13位数字组成,依次为:6位县(市、区)级行政区划代码(按照GB/T 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执行)、3-数字街道(乡)代码(按照《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 10114-2003执行)、2位社区(村)代码和2位单位网格代码。 编码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事件代码由28位组成,依次为:13位单位网格代码、4位时间代码(年月,如2014年2月,编码为1402)、2位一级分类代码、2位二级分类代码 代码,2位三级分类代码,5位序列号。 事件编码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

2、业务流程规范

业务流程是指从事件发现到报告、处置的完整业务流程。 完善、规范的业务流程对于有效解决问题、监督和考核极为重要。 郑州网格化社会管理业务逻辑流程如图2-1所示。 概括起来就是: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要尽快解决;超出管理权限的问题,要逐步上报。 优越的平台。 上级平台对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分配给相关部门(单位)处理,并反馈给下级平台如何处理问题。

图2-1 业务逻辑流程图

(1)七步闭环

上述业务逻辑流程在信息平台中标准化为“收集、报告、分配、处理、反馈、结算”六步闭环,并固化到系统中自动运行,实现跨部门以及跨层级的协作和联动。

收集:发现问题及时准确录入。

报告:对于超出管理权限的问题,及时向上级信息平台报告。

分配: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详细填写分配说明,分配给相关部门(单位)。

处理:本级收款问题若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将尽快协调解决; 对上级平台交办的问题进行签名并快速处理; 交办的业务不属于本部门(单位)职责范围的,可以退出办理。

反馈:将问题处理结果反馈给分配问题的上级平台,上级平台再将结果逐步反馈给问题收集者。

处理:识别并解决问题处理情况,根据处理的及时性和质量评价处理结果的满意度。

(二)签收并限期处理

为提高问题流转和办理效率,借鉴行政审批业务系统的建设思路,信息平台建立了红黄卡机制,对业务受理和办理时限进行设置。作为评估的依据。

目前信息平台签收时限为工作时间4小时内,其他时限24小时内。 紧急物品可能需要额外的(定制的)签名时间限制。 如果在规定期限内未在收据上签字,系统将自动显示黄牌警告。

处理时限由上级平台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难易程度确定。 如果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请且未提交延期申请,将会出现黄牌警告。 红牌警告将在黄牌警告后三个工作日内发出。

(三)延误处理、停业情况

郑州市网格化工作初期,基层领导担心问题入口平台解决不了问题,对复杂难点问题影响考核结果。 普遍存在不敢报、不想报、选择性报的情况。 2013年,信息平台建立了缓报制度。 即时处理和暂停业务机制。

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向分配该问题的上级平台申请延期。 经上级平台批准,可以在原处理时限内增加处理时间。

对于历史遗留、法律诉讼等复杂、疑难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的,可以向上级平台申请停业。 经上级平台同意,停业后时间不再计算。 当待处理业务条件成熟后,即可激活并重新进入正常处理流程。

(四)处理情况

处理状态分为备案、待处理、进行中、待处理、分期处理、已完成。

备案业务:征集人尚未提交录入业务,处于备案(草稿箱)状态。 可以修改输入的信息。 提交后,备案状态被取消,原始信息无法修改。 可添加更正信息,并对原始信息作出修改说明和补充说明。

待办事项:下级汇报、上级交办的业务尚未签字验收,处于待办状态。

业务进行中:业务已签收,正在处理中,处于处理中状态。

已关闭业务:业务已完成,处理结果已确认并完成,处于已关闭状态。 处于关闭状态的企业不能修改或删除。

暂停业务:对于历史遗留、涉法诉讼等复杂、疑难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经上级平台申请批准后,可以暂停业务,处于暂停状态。

阶段性处理:2014年,信息平台在处理状态中增加了阶段性处理。 对于已列入整改计划的项目(如城市道路养护),已出具相关整改文件(如已出具违法建设、拆迁法律文件)。 )、老访民信访等,可以分期办理。 已分阶段完成的业务将不再计时,但您可以继续添加和更新信息,待问题彻底解决后再完成业务。

利用信息技术支撑和服务城市社会管理,信息平台每天处理大量问题。 科学规范的业务分类有利于问题快速准确的录入,有利于通过全面的数据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郑州市社会公共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征集、分配、裁判、问责”六大职责也通过信息平台的运行得到有效落实。

本文对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业务分类和流程的规范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如果未来能够形成更高层次的标准,将对社会管理信息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 建设和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于作者:

盛铎,男,1967年出生,湖南益阳人。 现任郑州市社会公共管理办公室主任、郑州市电子政务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电子政务工作和研究。

于英,女,1962年出生,河南商丘人,河南省信息中心应用部主任。 长期从事电子政务研究和系统建设工作。

第35期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